「貼近完美的機身蓋」- 蔡頭ZE50/2使用一年後感
Canon的接口主要有六顆50mm的鏡頭,分別是Sigma的50/1.4,Canon的50/1.8/1.4/1.2和Zeiss的50/1.4/2。Sigma的1.4跟50L有移焦問題,Canon的1.4跟1.8畫質沒有太好,Zeiss的1.4全開超軟。要攻頂的話其實只有50L和ZE50/2,另外Sigma的50也是CP很好的一顆鏡頭。
我是喜歡慢拍的人,固此自動對焦的存在對我來說不是太重要。(話是這樣說,但上個月才因為想要自動對焦敗了Sigma的50/1.4。)當初選擇蔡司是因為考慮到50L的移焦問題和價錢,高階的50mm選擇不多,那時候的我想「與其買顆會移焦的鏡頭來手動對焦,我倒不如買蔡司」,現在回想其實這想法是錯的。
雖然ZE50/2在很多層面都要比50L優,但其實50L也有其存在價值。光圈1.2和2實在是有很大的差別,使用ZE一年以來其實一直都有光圈不夠大的感覺,這點我們打後再談。
ZE50的背影,不大不小,長度和闊度都很Balance,全金屬設計,手感冷冷的很爽,就是有點重。
蔡司50/2,全名Zeiss Makro-Planar T* 2/50,是一顆不太為人熟悉的鏡頭。這顆雖然是一顆Makro鏡,但在各方面都表現得很暴力。對我來說1:2的放大率只是一個Bonus。
那麼就先從銳度就起。
以上的相片都是全開用f2拍的,ZE50的最大賣點便是其銳度的穩定性,f2表現已經很好,完全不會有軟的感覺,相當可怕。
這是f4拍的。
收到f8,接近完美。
只要接上ZE50,我從來都沒有去擔心銳度的問題,因為它應該是我用過最銳的鏡頭了。
現在我們來看看散景。
我並不是喜歡研究相機原理的人,什麼二線性散景我都沒有興趣去理會。我對散景的觀感只有兩種,一是喜歡,二是不喜歡。
對於這顆鏡頭的散景我是十分滿意的,很Smooth又有一點點旋轉的感覺。
上圖應該是最能體現旋轉感覺的一張。
我很喜歡用這顆鏡頭拍以草地作散景的照片,那份糊糊的感覺真的很美。
留意左方的雜草,一樣有糊糊的感覺。
單看ZE的散景好像沒有什麼可比較,所以下面貼一些用Sigma 50/1.4拍的相片。
從上面兩張可以感到Sigma的散景有點比較雜亂無章,特別是第一張,有點不夠柔順的感覺。
那麼現在再貼一下ZE全開的散景照。
最重要的散景和銳度都談過了,現在來看一下抗耀能力。
蔡司引以為傲的T* 鍍膜有著很強的抗耀光能力,像上圖一樣對著太陽幹也能保留不少細節。
對著火柴幹。
對著路燈幹。
值得注意的是它那獨特的耀光環。
除了銳度,散景和抗耀,這顆鏡頭還有一個隱藏賣點。
雖然我自己沒有實際對著方格表拍過,但根據網絡上面的評測,這顆鏡頭拍出來的照片都相當地接近零變型。
因為它的良好的變型表現和銳度,這顆微距鏡頭經常都被我拿來拍風景。
不用超廣角拍風景時,我大多數時間都是用它來拍的。銳度跟21mm一樣好,都屬於暴力級。
由於變型控制好,我亦嘗過用它來拍全景,一樣有很不錯的outcome。
差點忘了,ZE50是顆微距鏡頭,那最後就說說它的微距表現吧。
這顆鏡頭的表現並沒有因為拍微距而變差,銳度依舊,一樣變態。
值得注意的是它的放大率只有1:2,不像100L跟Sigma的150一樣有1:1,所以要拍較細小昆蟲的話會比較無力,不過平時生活上的題材一般都能夠應付。
拍食物時,高放大率的標頭可是很實用的喔。
拍阿愣一樣好用。
上面這張是接上微距環拍的,超強的放大率,銳度一樣好。
有留心的同學應該會發現我到現在都沒有談到蔡司的發色吧?
用了一年的蔡頭,我還是沒有弄清究竟蔡司發色為何物。
在數碼時代,不同的Sensor也有不同的色彩表現,不同的攝影者也有不同的後製方法,所以我認為現在已經沒有討論蔡司發色的價值,這樣說可能會令很多人不愉快,但我認為這是事實。
話雖如此,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蔡司鏡頭有很好的Micro Contrast,令它拍出來的照片更透徹,更有立體感,我想這才是大家追求蔡頭的原因吧?
以上全文基本上都在Hard-sell蔡司50/2,盡是在說它的優點。如標題所說的一樣,這顆鏡頭絕對是「貼近完美」的機身蓋。真的,它很貼近完美,不錯,只是貼近而已。
首先這顆鏡頭的最大缺點便是移焦問題。
不錯,手動對焦的鏡頭都可以移焦。
移焦的原因我沒有去探究,可能是我拿到了鏡皇,可能是我的5D2跟它合不來,也可能是雙高斯設計的原因。
Anyway,總之就是移焦。
相信大家都知道Canon機身用觀景窗對焦都有確定輔助音吧?試過機身微調也還是調不準,那個對焦確認總是不能準焦,用ZE21時又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剛開始也會覺得很煩惱,最後決定用Liveview+放大來對焦,用了一年後,現在已十分順手,不會感到不方便,只是用Liveview拍會有點不夠師。
另外一個問題是光圈不夠大,但這其實也不能怪它,因為它的定位也不是超大光圈的鏡頭,把大光圈做出來了也可能會令到銳度抗耀等表現變差,但作為標頭一機一鏡,更大的光圈確是十分重要。
有見及此,我在今年暑假初撿了顆Sigma的50/1.4。試過鏡頭後發現在f1.4時只有對無限遠會移焦,便立刻帶了它回家。
像上面這些低光場合,沒有1.4和1.2的光圈的話實在相當難拍,只有f2的話ISO要推很高,雜訊會變多,鏡頭再好也沒用。
自動對焦也能大大的增加街拍的成功率。
總括來說,ZE50真的是一顆鏡皇。有著極優的銳度,散景,抗耀能力,亦具備生活上不時用到的微距能力,的而且確是十分理想的鏡頭蓋。但世事難以完美,除了要用Liveview對焦不夠帥外,比起其他大光圈鏡頭,晚上的使用ZE50的確會有一份無力感。50L我沒有用過,但超大光圈的Trade-off便是較差的成像,這是鐵一般的事實,所以我並不能說ZE50比50L好,因為它們真的很著不同的定位,謝謝大家觀看囉。
在mobile01 click入黎..覺得你很有心機拍照,但這類鏡頭分享文貼dchome可能會多點讚賞,因為mobile01好多技術/鏡頭達人好"yim尖"..
回覆刪除如果你咁中意手動,個人建議你試下支冷門samyang 35mm 1.4
http://www.eoshd.com/content/3436/samyang-35mm-f1-4-ed-as-umc-review-canon-mount
sharp過canon nikon兩支鏡皇三千抵到喊
繼續努力~
DChome近排維護啊
回覆刪除我宜家主力買M﹣MOUNT鏡,應該唔會再買EF﹣MOUNT既鏡LU
多謝晒~
幾時講下支vm 35/1.2?
回覆刪除水貨價好似同50/2ze差唔多
影多d先寫嘿嘿
回覆刪除有錢撚...
回覆刪除哈囉你好
回覆刪除我也很喜歡50mm這個焦段,也很喜歡你拍的照片
想知道ZE50/2的對焦行程是不是很長?因為想要拿來拍小孩,怕手動對焦失敗率會非常高:(
也還有在考慮S50或想說甚至50L,想聽聽你的建議分享!!謝謝
你好~
刪除ZE50/2的行程是比較長,一開始對焦時會比較不方便,不過習慣就好。
拍小孩的話我認為Sigma的50.4和50L會更好,始終拍小朋友還是有自動對焦會更方便點~
預算夠的話S50+ZE50也是不錯的方案,嘿嘿。
很喜歡你的作品
回覆刪除想請問這顆鏡頭裝在5D2上
半按快門並轉動對焦圈
當他合焦時會有嗶嗶聲
且有對焦完成指示燈
還是說必須用觀景窗來自行確認是否有合焦?
嗶嗶聲可作參考,但不一定準~
刪除可否試下 CONTAX G 2/45 的對比, 此鏡同樣出名銳及同是 T* 鍍膜
回覆刪除好奇Zeiss Planar T* 1.4/50 ZE 1.4光圈跟您用的這隻2.0?差異性?2.0比較貴呢...一直有這疑問
回覆刪除ZE大致分為兩類,極銳札實的有50/2、100/2、21/2.8,夢幻creamy的有50/1.4、85/1.4,當然還有28/2等在兩者中間。
刪除50/2除了全光圈極佳表現外還有1:2 Macro,所以比50/1.4要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