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延續-Ricoh GR

輕巧隨身的GR,在每一個攝影愛好者的心中,總有著非一般的份量。

Point and Shoot.

Ricoh在1996年發表了一台名為GR1,專為Snapshot而設的28mm定焦底片Point and Shoot相機。憑著其極佳畫質、低調輕便的外觀和當時在PnS相機內絕少看見的A Mode和獨立曝光補償功能,GR1旋即得到攝影人的青睐,更被評價為最適合街拍的相機。隨著GR1的成功,Ricoh在之後幾年除了推出改良版的GR1s、GR1v外,還研發了帶有21mm定焦鏡的GR21,一步一步地確立了Ricoh其在輕便相機界的地位。

The GR.

在銀鹽時期建立的口碑和多位日本攝影大師的光環加持下,Ricoh在2005推出的GR Digital依然大賣,2009年推出的GRD3可以說是把GR系列推上了頂峰。以消費數碼相機來說,GRD3無論在畫質和操控感上都遠遠拋離了同級相機,甚至還有1cm近拍的功能。能夠做到1cm近拍,全因GRD系列一直都在使用體積不大的1/1.7吋的Sensor,而這到後來亦成了GRD系列的致命傷。

GR lens.

GRD3推出後的一年,正是M43和NEX漸露頭角之時。無反的革命,意味著大Sensor隨身機的誕生,對一向以高畫質隨身機為賣點的GRD3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Ricoh當時的應對策略是推出同樣帶有APS-C大小感光元件的GXR系列,但由於定價高昂,模組設計的規限太多,始終未能大賣。然後到了無反已經估據半邊天的2011年,Ricoh也依舊發佈了GRD系列的新相機,可是GRD4由於在規格上沒有明顯改變,開價亦太高,所以銷情並沒有很理想,無法改變GRD沒落的命運。在大家都以為Ricoh已經放棄了GRD系列的時候,Ricoh在2013年終於發表了煥然一新的GRD,而這台名為「GR」的相機,便是今天的主角。

Pocket Sized.

2013年的GR放棄了萬年的1/1.7吋感光元件,改用APS-C尺寸,但鏡頭仍然維持著28mm廣角這個傳統。新GR的外觀與舊GR系列一脈相承,功能亦大致相同,但因為改用APS-C感光元件,成象表現和GRD4相比起來完全是換了一個層次。

不知不覺,GR作為我的日常隨身機已經跟隨了我三個月。因為接下來一段時間將會主力使用A7r,所以想要在這之前先來為GR做一個小總結。話說在前,這裡寫的都是我主觀的感想,一點都不科學,Ricoh也沒有付錢給我,頭盔先戴上。

那麼就從操控感說起。

Shine.

第一次把GR拿在手上的時就已經覺得它相當合乎人體工學,手感很好,按鈕不多不少,單手就可以改變所有設定,維持了Ricoh GR系列一貫的風格。因為之前就有使用過GXR,所以不一會就能上手,介面也和以前一樣,尚算利落,唯一問題是Menu的分類不夠多,找個別設定時比較麻煩。

進擊。

全黑機身,GR延續了GR系列的簡約設計,沒有任何多餘的裝飾,不像Fuji般走復古風,也不像Canon和Nikon般走新派路線。同一個設計用了十多年,就算是GXR系列也沒有很大的不同,我想這就是Ricoh的堅持。

如文字會生花。

然後要談的是畫質。

In the rain.

成象表現一直都是我衡量一台相機好壞的主要因素,比起對焦速度和外觀等要重要好多。 作為一台隨身機,對於GR的畫質,我實在沒有什麼怨言。

What can you offer?

Back in London.

GR的f2.8基本上就是可用光圈,用起來從來都沒有擔心過畫質會不理想,完全不用避忌。GR等效28mm的鏡頭也是出奇的銳利,這大概和GR那取消了低通濾鏡的16MP的APS-C感光元件也有關,拿走AA filter的效果顯著,已經慢慢成了相機界的大趨勢(Canon呢?)

Royal Albert Hall.

28mm的焦段就是我們平時攜帶會用到的視角,拍起來就像拿著手機拍一樣,是一個我們都早已習慣了的焦段,不會感到陌生。

Golden.

中心到邊緣的成象銳度一致,沒有太大落差,但邊緣的紫邊要比中央嚴重。

平和。

Bath.

夕景。

把光圈收到f4~f8後可以得到最好的成象,用來拍風景可以得到很理想的效果。

King's Cross St. Pancras.

開腳架,收光圈,夜景。

Paddington.

以廣角鏡頭來說,GR的變形控制不過不失,拍建築也不會造成明顯問題。

Bath.

不可換鏡頭的相機其中一個優勢在於其Sensor可以對鏡頭作最佳的優化,原理其實和GXR系列的模組概念一樣。GR的畫質真的很不錯,至少已經能達到2013年的標準,相信對喜歡GR系列的朋友來說,一定是莫大的安慰。

;)

GR的鏡頭採用了九片光圈葉的設計,理論上可以獲得漂亮的圓型散景,但在APS-C上等效28mm的鏡頭其實很難造出很明顯的淺景深效果,這些都只能在離主體較近時看到。

Busker.

拍半身人像時只有一小點散景效果。

Bath Abbey.

近拍時可以清楚看到圓圓的散景。

Vein.

雖然少了以前的1cm近拍功能,但GR10cm的最近對焦距離已經足以應付日常生活拍攝。在近拍時GR的畫質會有少量下降,主要體現在邊緣上,可中心表現還是相當理想。

We all have one.

之後是對焦速度。

7secs.

在有足夠光線或是高對比的環境下對焦反應很快,快門幾乎可以直接按下去,對焦速度意外的快。可當主體對比不足,光線較暗時,GR的對焦能力將急速的下降,拉風箱、對錯焦的情況會不斷地發生,令人十分困擾。雖然GR也支援電子手動對焦,但操作不是很順手,所以在低光環境也沒有太大幫助。

Love Moment.

晚上的陽春對焦大概是我對GR最不滿意的地方。

Couple.

接下來是Flare表現。

Corner.

Indian Curry.

我自已覺得抗耀還算不錯,一直都沒有見到太多的耀光問題,但我習慣了過曝,在逆光時難免會把高光位爆掉。老實說,我對這方面的沒有足夠認識,所以也不敢評論太多。

流。

再來是ISO。

Hotel Russell.

ISO2200。

因為GR只有F2.8的最大光圈,在低光環境很多時候都要把ISO推高,因為街拍經常要保持一定的快門速度,所以ISO3200都是家常便飯。

帰ろう。

ISO6400。

個人覺得GR的ISO到3200還算是堪用,到6400後躁點就會變多。其實對於ISO,我的看法是要用的時候還是要用,為了拍到自已想要的一個畫面,再高的ISO還是要用上去,以GR的APS-C感光元件來說,我覺得表現已經合格。

Half Asleep.

ISO5000。

GR、ISO16000

ISO16000。

Rainy Days.

最後要說說GR的Art Filter和重曝功能。

Me.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有內建重曝的相機,對我來說是相當有趣的體驗。

Lost in Maze.

GR支援五重曝光,可以讓我們疊過夠。

Black Sun.

比起後期的PS重曝,我覺得機身做到的重曝感覺要真實得多,嘛,可能只是懶人的籍口。

Lost.

重曝博大精深,但究竟是計算,還是意外?

Tough.

只要按下相機左面的Effect按鈕便能直接改變濾鏡,我覺得這樣的設定很好,放在左面也不會影響到其他操作。

Wood Board.

雖然濾鏡有九個,但我認為能夠用的只有高對比黑白(Ricoh的王牌?)、正負逆沖、正片和漂白,而每個濾鏡都可以調節對比、暗角,相當貼心。

樹の下で。

我大部份黑白照都是用高對比黑白Effect拍攝再放在Lightoom作微調,彩色的照片也經常用到正片Effect,對於不想花太多時間來作後製的人來實在是一大恩物。

Rain...

漂白和正負逆沖的話我覺得只有在特定的場合才適用,大部份情況都是在低光下比較好看,違和感不會那麼重,另外濾鏡和重曝、影片等功能是可以同時使用的。

Market.

基本上要說的都說完,現在來簡單講講我自已的感想和這三個月來的經驗。

Last bit of Summer.

拍了三年照,現在的我已經不太介意成象表現,作為每日都會跟著我走來走去的隨身機,GR的畫質已經足夠有餘。

Trading.

GR最吸引我的,是我以往都不太注重的外觀和操控感。輕巧無比的機身,直覺的操作,GR帶給了我前所未有的User Experience。拿著GR時總是可以讓我毫無負擔地,很隨心地拍攝,這大概就是Point and Shoot相機特別之處,是心態上的差別。

Blowin' in the Wind.

GR低調的外觀十分適合街拍,拿著它走在街上,路人只會當你是一個普通遊客,就算你正面拍他們,他們也不會感到很Offense。不談單反,GR看起來比一般無反還要普通,在街拍上實在有先天的優勢。

現在,我開始明白為何森山大道會這樣迷戀GR。

Mongkok.

還有一點,如果不是這次接觸到GR的話,我想我日後都只會待在50mm的圈子內。不知從何時開始,我變得只想用50mm這個視角來拍街和日常,一直沈迷在只以光線、散景來突出主體的世界,以為這就是全部。直到入手GR,慢慢去習慣28mm的視角,我才發現原來街拍還有更多的可能性,某程度來說GR,作為一台相機,確實改變了我的攝影習慣。

A nice morning.

最後的最後是Recommendations。

Who is this?

GR的定位是一台專業隨身機,其操控感在市面上的無反當中算是數一數二的好,畫質也不會令人失望。28mm不換鏡的APS-C隨身機的選擇不多,只有DP1M、Coolpix A和GR,如果要萬能型的話ISO過400就不能用的DPM立刻就被踢出局,剩下的,就是Coolpix A和GR之爭。其實兩者在規格上都相當類似,除了操作上的分別外,據說Coolpix A的Jpg Engine和暗部對焦都有較好的表現,而這差別也體現在其價格上,以現時的行貨行情來計算,Coolpix A比GR要貴上40%,作為隨身機,我覺得Coolpix A貴得有點不合理(還要是Nikon),所以我個人是比較推GR的。

ひとり。

如果你想要買一台可以放進(某些)褲袋的高質相機,我想GR將會很適合你,只要你肯花時間去學習使用它,GR便會是一台很優秀的隨身機。話雖如此,我個人不太建議新手去花這個錢去買GR,以目前來說,GR還是比一般入門的M43/NEX相機連pancake鏡要貴,作為主相機,定焦鏡的GR亦有太多限制,擴充性也不高,所以未必適合剛剛入門的初心者。

Puzzling.

GR的感想小評測就寫到這裡,未知Ricoh在2014年會否有更多動作,我自已覺得下一台GR會是全幅的可能性十分高,不過根據過往經驗,我想最少也要等到2015年才會面世,到時候,市場大概又會有不一樣的局面。

謝謝觀看,請期待以後的更新。

留言

  1. x100s 和 gr 你會推薦那部
    thx

    回覆刪除
    回覆
    1. 想要觀景器->X100s
      價格考量->GR
      28mm->GR
      35mm->X100s
      晚上拍照多->X100s

      刪除
    2. 还不错,不过这个日系的牌子,国内目前真的好冷,哈哈,看来只有专业的玩家了。

      刪除
  2. thanks for the awesome post. will take a look GR. What u think of fuji X-E2. My only comment too pricey

    回覆刪除
    回覆
    1. X-E2 is definitely overpriced. Why not A7 if you are paying that amount of money.

      刪除
  3. 我都係用GR, 大家可以交流下。

    http://www.flickr.com/photos/alvin-ku

    回覆刪除
  4. I think I gonna try GR and sell my DP1M, haha

    回覆刪除
    回覆
    1. They are cameras for different purpose of use :)

      刪除
  5. 回覆
    1. Zoom vs Prime, not sth you can compare really.

      RX100(m2) is a sweet compact camera for general purpose, it's a nice camera to start with.

      If you already have a DSLR/Mirrorless, I will recommend GR as it delivers better PQ.

      刪除
  6. 請問您如果就GR跟GXR 28mm比的話,他的升級進步感有很明顯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沒有實際用過a12 28mm,但有拿上手把玩過。

      主要是反應比較快,ISO在網上看到評測也比較好,然後a12全開光圈時有快門限制。

      從網上的照片來看升級並是十分明顯,但GXR+a12 28mm的體積明顯較大。

      刪除
  7. (還要是Nikon) 其實 nikon 有咩問題?
    本人用左幾個月 D800,
    而家出左a7r 有點心動, (再多D 鏡可能轉)
    個人認為 D800 可接受 iso 最高得 3200 有點不爽,
    雖然你用開Canon 但都想睇下你點評價呢部機 (D800/E)

    回覆刪除
    回覆
    1. Nikon無咩問題,講下笑。

      有D800E/D800,其實唔洗考慮A7r住,跟本無高質好鏡用,廣角RF鏡全滅,轉接又係用番DSLR鏡,仲要MF,無意思。

      A7r ISO表現唔見得比D800好好多。

      作為Canon用家,我一直都好想Canon出部D800E咁既機,可惜等極都無,5D3,6D比起5D2係畫質上無明顯進步,搵唔到理由換,宜家唯有Canon鏡插Sony機。

      刪除
  8. 請問現在還值得買Ricoh GR Digital IV 嗎?

    回覆刪除
  9. Nice pics!

    選擇GR或X100s,真是天人交戰呀!

    回覆刪除
  10. D7000諗緊換唔換a7
    主要係想去旅行冇咁大負擔
    但係a7啲鏡頭真係麻麻

    回覆刪除
  11. 請問您在歐洲是如何攜帶 Ricoh GR 的呢? (EX. 放背包 or 掛胸前)
    thanks.

    回覆刪除
  12. 看完你這篇文章, 更令我明天買GR的意欲大增, 我已用了DSLR幾年了,
    總是想買一部有質素的放在袋裡的相機仔.
    原本在想G1XII , 100D, GR...最後還是覺得GR岩我, 因為要找一部天天帶在身上, 還是體積最重要.

    回覆刪除
  13. 要買自己首部相機,剛高中畢業
    Rx100 /II
    GR
    Fuji x-m/a1
    Nex-5r
    完全在糾結中
    看完你的文章,真的很有興趣,但亦不知應如何選擇
    之前都有玩定焦菲林機的經驗,對定焦或換鏡無所謂
    你覺得那一部比較好?

    回覆刪除
    回覆
    1. 個人覺得XM-1同5R較好,彈性高d,擴充性都好d。

      刪除
  14. 现在的GR5,值得买吗?
    我现在用着Canon 6D,想找一架随身机。

    回覆刪除
  15. ching覺得宜家入gr會否太遲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