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古城-Bath
週未出走系列。
第二次出走是在去了Brighton後的下一個星期六,因為照片較多,生活也較忙,所以直到現在才有空寫。
這次的目的地是英國其中一個最漂亮的城市-Bath。兩年前的我在報讀大學時第一次知道有這個地方,University of Bath的Econ Department不算差,那時候我也有把它放在UCAS內,不過到最後也沒有去它的Open Day,所以這次算是我第一次來Bath。
Bath這個古城最早建於公元43年,羅馬人在這裡發現了英格蘭唯一的天然溫泉,然後便在這裡的山上建立了溫泉浴場和一座寺廟。時至今日,Bath已經是世界遺產城市之一,每年都吸引大量遊客到訪。
從倫敦坐火車到Bath需要兩個多小時,這樣的距離大概是我的極限,來回要在火車上花上五個小時,實在不是太爽快。剛到步時其實有一點吃驚,Bath比我想像中要迷你、要Classic得多,雖然遊人驛駱不絕,但整個感覺都很舒服,嘛,我想這和當日的好天氣也有關。
到達Bath後第一個要去的地方就是這裡的地標,Bath Abbey。在入口外的廣場外再次遇上Fingerstyle Busker,最近真的和Fingerstyle很有緣。
聽過兩首歌後便走上前搭話(拍照),他專門以Dsus4 tuning來arrange歌曲,也跟我聊起了押尾コータロー ,押尾大師實在是世界級。
走進Bath Abbey,不忘要拍拍燭光。
修道院初建於7th Century,並在12和16世紀重建,是典雅的哥德式建築,院內遊客滿多的,有一小點吵,但也不阻我拍照的興致。
樓下的Christmas Market。
在另一邊入口付上6鎊就可以參加Bath Abbey Tower的Tour,基本上就是帶你上Tower觀看Bath的全景,另外附送Wine/Hot Chocolate一杯。
GR拍風景。
Tower的設計很細心,四面牆都設有一個正方形的小洞來讓你把相機伸進去拍,十分方便。
依山而建,一排排的小屋。
在Bath Abbey Tower下來後找了點東西吃,然後去了Royal Crescent。這列房子由John Wood設計,是英國最大規模的英國最大的喬治式建築之一。因為是私人物業的關係,所以未能走近拍攝,但老實說就算能找近我也沒信心拍到好作品,有些美,只能看,拍不到。
從Royal Crescent離開後已經三時多,接下來便是這次Bath之旅的最終目的地-能夠從眺望Bath的Alexandra Park。基本上路沒有很難找,只是一直的上斜,從Bath Station開始計的話半小時內就可以到頂觀看美景,相當值得。
那天的天氣不錯,相片顯得特別有層次感。
Bath本來就是順著山勢建成,從高處看就像一層層積木一樣。
Alexandra Park的前景被樹木阻檔,只能以50mm以上的鏡頭拍攝。
最後的餘輝。
這天的日落後出現的Purple Moment,氣氛和平時的Magic略有不同,但還是一樣美。
個人最喜歡這個景,中間的枯樹就像一道城門一樣。
闊景。
可以看到High Street上的聖誕燈飾。
總括來說我覺得Bath是一個相當值得去的地方,Alexandra Park上可以拍的角度雖然不多,但景色實在美得沒話說,是少有能拍到的美麗古城,這天的收獲很豐富,五小時來回車程頓時變得沒所謂。
那麼就先寫到這,寫在回港的第二天,嚴重Jet lag中,文章質數可能比平時差,望見諒,晚安。
Tenny你好,
回覆刪除SeeWide特搜網是一個全新互動生活分享平台,集齊各地遊山玩水好去處,讓大家分享不同生活體驗
你的網誌十分切合我們網站的主題,內容及相片也很有質素,請問可否讓我們轉載網誌內的相片及內容?(會注明出處及不作改動)
我們的目的,是盡力網羅優質的相片及內容,建構一個講玩講生活的平台,並分享給一眾志同道合的網友
希望你能成為我們平台的一份子,助我們更有效地集結不同好玩之處!
另外,我們設有「稿費」制度,文章獲得本地瀏覽量,即可兌換稿費!
迎新推廣,每100本地瀏覽量,可獲高達HK$1稿費;我們亦可以你的名義,將稿費捐到香港宣明會,或你指定的慈善機構
詳情可參閱:http://www.seewide.com/space.php?do=help&essay_id=22#001
如有任何查詢, 歡迎電郵至: info@seew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