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小島﹣日本長崎軍艦島
在計劃九州之旅時,軍艦島是我其中一個最期待的旅遊景點。
以下是轉自WIKI關於軍艦島的歷史。
於19世紀時,端島發現有煤炭的存在。在明治時代初期由鍋島氏經營採煤的業務,至1890年由三菱財閥所擁有。在煤礦的周圍,建有由鋼筋混凝土建成的住宅群。同時,因為端島的外型和日本戰艦「土佐號」相似,所以給人們稱作軍艦島。端島於高峰時期曾一年出產41萬噸煤炭。而人口最多的時期是在1960年,有5267人居住,人口密度是當時東京特別區的9倍。島上除了有礦場施設外,還有住宅、學校、店舗、醫院、寺院、電影院、理髪店等,備有一個小城市的機能。
於19世紀時,端島發現有煤炭的存在。在明治時代初期由鍋島氏經營採煤的業務,至1890年由三菱財閥所擁有。在煤礦的周圍,建有由鋼筋混凝土建成的住宅群。同時,因為端島的外型和日本戰艦「土佐號」相似,所以給人們稱作軍艦島。端島於高峰時期曾一年出產41萬噸煤炭。而人口最多的時期是在1960年,有5267人居住,人口密度是當時東京特別區的9倍。島上除了有礦場施設外,還有住宅、學校、店舗、醫院、寺院、電影院、理髪店等,備有一個小城市的機能。
在1960年以後,日本的主要能源消耗由煤炭轉至石油,所以端島的煤礦於1974年1月15日關閉。而所有的住民於同年4月20日離開,同一時間日本經濟高速增長的時期也結束了。
下船後我們便被安排到了一個廣場,分成兩組參觀。我之所以失望,是因為我們不能像網絡上的攝影師般深入廢墟拍攝,只能在幾個廣場遠觀,沒法褻玩,4000YEN的價格,實在有點貴。
如果能走進去拍就好了...
廢墟攝影其實還挺恐佈的,如果遇到什麼意外要在當地留一晚就大件事了。
能深入拍攝的廢墟,我能想到的就只有汶川。記得小時候老豆在地震後兩年帶我到了當地,場面相當震撼,可惜當時還不會拍照。
這次廢墟拍攝實在有點不夠喉,真希望能沒有時限地隨處拍,不過我相信以後定會有機會到別處再拍些震撼的廢墟照,嘿。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