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留學日誌﹣上課、神楽坂祭り(Day10)

星期六也要上課。

神楽坂祭り。

今天算是真真正正的開始上堂,社會學課主要講的是「日本人論」,經濟學課則從經濟史開始讀,沒想到竟然是由江戶時代開始,對日本史事的時間序又有了更好的概念。

神楽坂祭り。

下課後還是和之前一樣回家溫習和休息,等到傍晚就出發到神樂坡觀看祭典。

神樂坡是東京新宿區一條長達一公里的斜坡,是日本少見的逆轉式單行道,意即午前與午後汽車有不同的行進方向。

神樂坡對我來說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首先這裡是日文文學家夏目漱石的誕生地,他的成名作「吾輩は猫である」也是以這裡為背景,所以神樂坡和夏目老師之間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雖然已經是快一個世紀前的事情,但我覺得還是十分值得來這裡親身感受一下,嗅嗅這裡的文學味道。

神楽坂祭り。

對「神樂」這個詞語之所以會有特別感覺,全因小時候很愛看的力奇拳皇漫畫。那時候神樂千鶴是我很喜歡的角色,老實說我覺得力奇老師的畫功絕對不差,格鬥畫面都很迫力。

神楽坂祭り。

那麼還是回到祭典吧,神楽坂祭り裡的重點是阿波舞,從黃昏開始便先由小朋友開始跳,入黑後再到大人,與之前兩個祭典不同,神楽坂祭り裡跳舞的都是指定單位,不像其他的可以亂入。

神楽坂祭り。

來自不同小學的小朋友。

神楽坂祭り。

很認真。

神楽坂祭り。

負責音樂的。

神楽坂祭り。

想到要訓練一群小魔怪就怕怕。

神楽坂祭り。

過幾年就到你囉。

神楽坂祭り。

也有些不是太感興趣的(汗)

神楽坂祭り。

小朋友巡遊完後真正的好戲就要上演。

神楽坂祭り。

阿波舞超逗趣的,加上現場的氣氛高漲,真的很有祭典的感覺。

神楽坂祭り。

最重要的是每一個參與演出的人都是很認真很認真的想要做到最好,他們大部份都只是某公司的社員、一般的上班族,可以看出他們都花了不少時間去練習。到底是什麼樣他們這麼努力?這就是社會學上的問題了。

神楽坂祭り。

難道我看起來很美味?

神楽坂祭り。

橫笛在日本祭典音樂裡也佔了一席位,很多歌曲都由橫笛開首,就像滿月時狼人咆哮一樣的感覺。

神楽坂祭り。

背面看也很帥。

神楽坂祭り。

三味線,一本傳統樂器之一,在初音金曲千本桜裡也有用到,不過在吵鬧的祭典聲音好容易就被蓋過去。

神楽坂祭り。

和太鼓當然是必需的,是祭典的基礎。

神楽坂祭り。

很搶眼的服飾,只是這色調還是女生穿較好看。

神楽坂祭り。

低角度估焦估構圖。

神楽坂祭り。

神楽坂祭り裡很多舞者都會戴的奇怪帽子。

神楽坂祭り。

今天就先寫到這裡,待續。

留言

  1. 我是台北人,拜讀之前的遊記,把我們的城市詮釋得很具深度,謝謝你,拍的真好,我也常去日本,仍是像上癮般,想一去再去,祭典中的日本人群性很值得紀錄,會繼續看下去

    回覆刪除
  2. so crowded, i am just the event is very fun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