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城﹣格拉茲
這次旅程的第二站是曾在2003年當選歐洲文化之都的格拉茲。
正如上一篇所說,會選擇到Graz只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
雖然Graz是奧地利的第二大城,可是Graz並沒有想像般大,景點也不多,在那裡留三天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因為時間充裕的關係,在Graz的三天都過得很悠閒,為之後到Ljubljana的旅程充了電,現在回想其實這安排也沒有什麼不好。
從維也納乘火車到格拉茲要兩個半小時,早上出發到達Graz,settle好已是徬晚,所以只到了市中心的街上逛。可能是週六和聖誕將近的關係,遊人意外的多。
很帥的定格表演者,眼神帶點憂鬱。
Sigma 50/1.4的鏡頭只要準焦的話表現其實相當不錯,不過就是欠缺了點味道。
當然,有這種感覺可能只是因為它是Sigma。
第二天也是在市中心走來走去,首先到了大教堂,碰巧遇到Sunday Services。
教堂附近有以雙螺旋樓梯為賣點的階梯之塔,有六百多年的歷史。
第一次親身走在雙螺旋設計的梯級上,是很新鮮沒錯,不過拍出來不會很美,所以我最後還是只拍了一邊。
週日的市中心有不少人在露天擺賣,其中我最喜歡這幅作品。將來退休以後一定要學一下畫畫,自己親手畫出來好作品大概會比拍照來得更有成功感吧?
通往美術館的橋上掛滿了不同的情人鎖,第一個感覺就是騙錢,果然我還是比較現實嗎?不過愛情鎖這個概念也不太健康,有什麼感情可以一輩子靠鎖著來維繫?
原本對現代美術館還滿有期望的,最後卻發現這裡小的可憐,展品也沒有太吸引我。
上而這個以銀色管子組成的建築物叫莫爾河之島,是格拉茲其中一個重要的地標,上面一半是休憩場所,一半是餐廳,設計很新穎,不過在有陽光的情況下因為會更漂亮。
在黃昏時份乘了上面的升降機到城堡山的頂上,話說這個設計好特別,不過用紫色燈有點刺眼。
在城堡山上可以飽覽格拉茲的景色。
當天日落時還起了霧,剛好把山和城市分開了。
一樣是在山上留到天黑,冷死了。
下山途中的DP2m版本。
因為市中心已無處可去,所以第三天乘了一個小時的火車到一個叫Barnbach的小鎮去拜會由百水先生設計的St. Barbara教堂。
由車站到小鎮有大概四十五分鐘的距離,仔細翻閱資料後發覺指示有誤,最後還是靠自己找到小鎮和教堂。
聖芭芭拉教堂有全世界最可愛教堂的稱號,主要原因是因為其有趣的設計,遺撼的是找不到較好的角度去拍教堂外部,想看的請到Google去找一下。
就算是玻璃也有著可愛的設計。
鎮上沒有什麼好逛的,所以三時多便提早回去。
又在賣弄淺景深,嘿。
奧地利的火車系統相當完善,車廂很乾淨,指示也十分清晰,和德國的一樣值得稱讚。
在城中心內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便是上面的電車,不過因為這裡真的太小,我全都用走的,所以沒坐過。
這張應該是我在格拉茲拍得最滿意的一張,色調構圖意境我都好喜歡,無論是列車也好,白天也好,都有一種只有無奈地由它流逝的感覺。
然後在Graz的短短幾天就結束了,實在沒有拍到很多照片。
在這裡的幾天都在一間叫Youth and Family Hostel的旅舍留宿,滿多小朋友的,氣氛也不錯。巧妙的是在那我結識到一位同齡的曾在香港居住八年的瑞士人,談了很多關於香港的事,跟一個曾住在自己家鄉外國人討論自己的地方實在別有一種感受。
旅行愈多,我就愈喜歡香港,雖然現在的香港正在一天一天地崩壞,不過無論如何,香港還是那個我永遠都會想回去的家。
下一篇關於斯洛文尼亞的大概要在下星期才會跟大家見面,是時候去努力溫習了(淚)。
第一張係HDR?:)
回覆刪除是的~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