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未48小時|001|新加坡
上班族的快閃人生。
「週未48小時」是繼「言之尚早」後第二個開始連載的專題。整天都在想旅行的話不如直接行動,所以「週未48小時」就這樣誕生了,這是一個以不請假為前題的旅行企劃,盡情揮霍僅存的青春。
這個企劃的首個目的地意外地不是日本、不是台灣、而是新加坡。
主要原因是這次情況有點特別,來新加坡某程度上是工作,只是我提早了兩天到達,自己逛逛而且。
如果是自己選的話新加坡應該不會是首選吧?
這次是第一次踏足新加坡,一直以來對於新加坡的印象還算不錯,感覺就是科技和現代化走得很前的國家。
對啊,這裡就是一個國家。
假若有一個適合的領導者,只要在傳承方面做得好,可能有著一個強勢政府也不是一件壞事,新加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是放棄某種自由換來的安定。
這兩天的活動範圍都在Marina Bay附近,最近喜歡拍城市,所以郊區、Sentosa等這次也選擇放棄。
酒店在Esplanade附近,中午到達後放下行李便直接徒步走到Marina Bay Sands。
商場的採光也實在太好。
從Marina Bay Sands再走到Gardens by the Bay,這裡的冷室花園Cloud Forest和Flower Dome是新加坡對城市綠化的演譯,是這裡獨有的景象。
在網上看到最美的照片都是霧氣彌漫時拍的,這天天氣太好反而少了那種神秘感,有點可惜。
離開Cloud Forest後再走到Supertree Grove。
一看到這些太陽樹變知道來了新加坡。
在一個比香港還少的城市裡抬頭還是能看到一遍廣闊的天空。
這次最喜歡的一張,最能體現當代新加坡的畫面。
這些太陽能樹支撐了整個Gardens by the Bay的運作。
第二天一早去了在NTU的The Hive。
因為實在太累,所以這次直接坐Grab去,距離比想像中要遠。
很久沒有拜會這種特色建築。
這座建築寬敞通透的中庭使得空氣得到有效的循環,說算炎熱如8月也能感到不一樣的涼快。
GFX和TSE17的配搭,本來已經很廣的視覺變得更廣了。
離開The Hive後在回市區的路上去了其中一個在Instagram上滿有人氣的公共屋邨。
老實說對於這種照片已經沒有太大熱情。
這次行程最大的敗北是帶上了GFX,相機太重嚴重影響了拍攝的心情,結果照片也拍得不滿意。
所以回香港後立即就買了X-Pro2,老實說我覺得這些照片用什麼相機拍也沒關係,最重要是過程能夠享受到,GFX也真的是太太太太太重了。
新加坡是一個混集了多種人種和文化的地方,而在市內都有各自的區域。
而牛車山就是新加坡的China Town。
牛車水的由來就是因為這裡曾經是以牛車載供應用水的地區,聽起來實在有點太隨便。
這裡的一切都是主力為華人而設,所以到處都是華文廣告版,看起來甚至有點置身中國的感覺,和London的China Town有滿大的分別。
走著走著,又回到Marina Bay。
在Marina Bay Sands的對面是Down Town,也就是新加坡的中環。
和中環最大的分別是這裡到處都是樹,街上有樹,大廈上也有樹,新加坡在綠化上也實在有一套。
走過Down Town後回到Marina Bay Sands。
一場來到當然要到展望台去看日落拍夜景。
酒店專用的Infinity Pool,人山人海。
Helix Bridge。
不算太美的日落。
不喜歡帶腳架,只好手持。
老實說這個觀景台也就普普通通,景色不算太特別,也沒有什麼特色建築去帶動畫面。
最後一天活動時間只有上午,沒有準備什麼行程就一直亂走。
途中經過Little India。
也走進了屋邨的Hawker Center。
所謂Hawker Center,簡單來說就是小販中心,是一個集合各式小吃地方,也是新加坡僅有的平價食物集中地。
比起香港新加坡東西Overall還是有比較貴,特別是遊客區,東西實在貴得離譜。
老實說無講對這次的照片也好,對新加坡也好都欠缺熱情。工作的話新加坡大概是很不錯的地方,但對這裡的一切就是有種提不起勁的感覺,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草草一篇,請期待下一個目的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