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漫遊四十八小時
一個在台北的快閃週未。
3月有兩個週未都在台灣過,一次是台北的拍攝工作,一次是在台南參與朋友的攝影企劃(今年10月公開)。台北的工作因為只需拍攝一天,所以變相有了一天空餘時間可以讓我走走拍拍。
桃園機場捷運對像我這些不喜歡坐巴士的人來說實在是福音,時間很好預計,也很方便就可以從台北車站來回機場。
隨了工作用的相機外,那次也帶上了Mamiya 7ii和Hexar AF這兩台相對輕便的的底片機。今年的我突然又沉迷底片拍攝,所以斷斷續續也入手了不少銘機。
我想我算是一個熱衷去探索新地方的人,在香港的話總是提不起勁去拍照,反而是一到外面就想把所有東西都記錄下來,即便是台灣,也能夠拍得樂極忘形,燒一大堆底片。
沒有目的地在街上走,碰到什麼拍什麼,是最讓我放鬆的方式。
Mamiya 7ii和Hexar AF的照片大概一眼就能分得出來,喜歡120的細膩同時也愛135的粗糙,有時真的很能選擇。
我自己覺得微光不太暗的環境最適合135底片發揮,有種說不出的質感。
Hexar AF是我用過對焦最快的Point & Shoot,買了它後實在完全不想再用其他小相機⋯⋯
工作完後和台灣朋友去了「打鐵町49番地」,貌似是相當有名氣的串燒店。
第二天約了台灣網友見面隨意拍點人像。
台灣風景三選、一是日式舊建築、二是巷弄、最後當然是人(不只是妹)。
這天剛好湊齊了三種元素。
想說台北真的保留了很多美麗的日治時代建築,特別是北投一帶,真的有去了日本的感覺。
因為上次來台灣已經去過北投,所以今次就選了其他地方去拍。
香港想找個比較日本的地方已經很難,台灣Google一下就有一大堆,住在台灣真的太幸福。
那麼下篇言之尚早再續,下次見。
真想之後看台南版的~
回覆刪除今年十月會在台灣發佈!
刪除想請你平時會到哪裡沖菲林?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