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楓知秋-日光篇
初秋的日光賞楓之旅。
在去年的「東京楓行—Fujifilm X-T10(下)」中就有提過我是一個十分喜歡看紅葉的人。因為2017年年初就已訂了12月中到東京的平機票,所以今年的紅葉之旅只能夠安排在十月,免得太頻密地請假。
十月到日本看紅葉的選擇說多不多,說少不少,除了北海道外,日光和立山黑部等較高海拔的地區也是十分不錯的選擇。經過各種考慮後今年先選了日光作為目的地,除了因為預算外,也考慮到天氣不好也能夠留在東京逛街作為後備計劃。
結果這個兩手準備最後真的派上用場。出發前一星期看到天氣預報知道有颱風連同雨帶吹襲,所以臨時更改所有行程,盡量把作為今次旅程重點目的地的日光押後。
這次在日光總共留了三個晚上,預留了比平常人更多的時間作為天氣的Buffer。畢竟在紅葉季裡等巴士也實在太沒有效率,所以交通方面就選擇了自駕,放航拍也方便得多。日光地區主要分為山下以東照館為首的市街和山上的中襌寺地區,而上面航拍的坂道就是連接兩個地區的いろは坂(伊呂波山道),彎多且急,是在頭文字D出現過的其中一條經典賽道。
可以看到第一天的天氣實在不太好,所以主要還是以探索拍攝地方為主,並沒有拍到很多照片。
絕對會是一張十分有意義的合照。
就我來說看紅葉可以大至分為兩種 ,一是近賞,二是遠觀。去年的東京之旅就是前者,主要是置身紅葉底下拍照,而日光的話主要就是以遠觀為主,拍攝紅葉滿山的色彩。
我的計劃是一年近一年遠,16年去了東京,17年去了日光和輕井澤(之後會寫到),18年的目的地將會是擠到不得了的京都。
從市區開車到中襌湖後便繼續上山往奧日光地區進發,十月尾的奧日光紅葉早已紛紛枯落,只餘下零碎的秋色,正適合在陰天打發時間。
沿路經過的湯ノ湖。
日光地區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大,從いろは坂出口的華厳の滝起開車到奧日光,車距也不過是二十分鐘,如果好天的話大概一天就能拍完整個日光。
沿著路繼續上山就是傳說中的戦場ヶ原,最好的黃葉時間已經過去,風也有點大,所以就沒有留太久。
別過戦場ヶ原後便把車子泊在赤沼,換乘無碳環保公車到西ノ湖。
西ノ湖是比較難去的地方,不坐公車的話其實還可以坐船,不過真的要在事前好好看看時間表,就像我去的那天就沒有班次,也只有旺季假日有在營運。
下車後走了大概20分鐘就來到了西ノ湖前面,要是早一兩星期來的話這邊應該會更精彩吧?
這邊人少得可怕,有好一段時間岸邊都只有我一個,是有點陰深。
陰天加上枯枝,就是死死的氣氛。
然後終於出現了途人。
開車回到飯店再次經過中襌寺湖,第一天就在迷霧中結束。
第二天的天氣比第一天還要差,一直下著細雨,行程上只好排一些更加冷門的地方。
這邊是鬼怒川的龍王峽,可以用失望來形容,最重要的是河流是泥王色的,感覺超不好拍,也因為這邊海拔較低,所以還不未到紅葉見頃。我自己是十分不推介這邊,景色實在太普通。
從鬼怒川離開後便一直往日光的北面走,開往國道23盡頭的瀬戸合峡。老實說這邊沿路景色其實很不錯,也很容易找到地方停下來拍,可惜天氣實在太差,拍出來氣氛不大好。
和山谷100米的落差氣勢相當懾人。
第三天是期待已久的大晴天日,一早醒來再次趕去いろは坂拍攝陽光下的髮夾灣道。
超級喜歡的一張,剛好車走到線中間(明明不應該這樣),帶了Mavic就是為了拍這種照片。
日出時間車還是滿多的,想必大家都想早點上山避人流,由於連接中襌寺湖和市街的通路只有這邊,堵車是常有的事。
日出時間感覺不是拍攝髮夾灣的最好時候,陰影部份有點多,十分難掌握,顏色是黃多於紅,不知道是不是我來的時間還是有點太早。
雖然是一方通行,但沒想到大家都喜歡開在路中間。
攝於登上明智平展望台的纜車上,超級紅。
有陽光就是不一樣啊,紅橙黃的層次感盡現。
其中一個日光最著名的場景,從明智平遠望華厳の滝,沒想到還能看到彩虹,美得不可思議。
這種展望台上長期演著器材秀,從各種Canon/Nikon單反,到Hasselblad/Pentax 67,數得到的相機都應有盡有。
遠處的中襌寺湖。
鏡頭一轉已經來到中襌寺湖上,湖上的紋理清晰可見。
早上感覺只有漁船(應該是),遊客還沒有很多,後面就是男体山。
到達中襌寺湖地區後直接駕到半月山展望台,風景還是要登高才好看。
離真正要到的地方還有一點距離。
把車停在半月山上的停車場後還是走大半小時才能去到山上的觀景點。
完全沒有要乘觀光船的念頭,總覺得在船上的高度不能拍到什麼。
上次拍到這種乾淨的景色可能已是在歐洲的時候了。
一直上山就是為了拍到這個景色,等船經過也等了好久。這邊能站的位置其實滿少的,實際好的位置也只有一個,只能幾個人輪流拍攝。
說這裡是最能代表日光紅葉的景色也不為過,千里來到這邊就是為了這種景色。
所以說安排行程時得要盡量把時間預留多點來應付壞天氣,還好那時候有安排三天在這邊,不然真的要空手而回。
完成了半月山後安排好要去的地方也去得八八九九,下山後就在意大利大使館別荘記念公園走走。
比起紅葉,近看的話還是黃金色的比較耐看。
從來沒想過中襌寺湖的湖水有這麼清澈。
超級美的紋理,實屬意料之外。
今年也將去一個海水超美的地方旅行,十分期待。
在岸邊當然要放一下Mavic。
市街方向。
有看到我嗎?
旅行能拍到有驚喜的畫面固然開心,但是準備也是少不了的,無論是逗留的時間,太陽的位置等等都是你可以控制的,而這些全部都會影響到你能看到的畫面,其實都很重要。
這種水樽袋有什麼作用來著⋯⋯
中襌寺的水池。
自稱最拿手是カツ丼的餐廳,實際吃下去感覺還好,最重要是餐廳採光很好。
能望著這樣漂亮的景色用餐實在是件樂事。
男体山,從高至低看看季節的更變。
這次旅程少見的為散而散散景照。
之前也有提過いろは坂是一方通行的單程路,這邊拍的就是下山的いろは坂第一坂道,這邊樹比較高,路不是很突出,沒有上山的路那麼好看。
帶點夢幻的的光線。
下山的時候車子超級多,一個個排隊下山的樣子,要找到位置停下來放Mavic也不容易。
日光之旅的最後就在山下的東照宮結束,這邊也是人山人海。
說來可笑,三年前來到日光只去了華厳の滝和東照宮,連湖邊都沒有看過,那時真是準備不足。
那麼這次日光之旅也寫得差不多了,三天時間把要去的地方都去了,其實第二天黃昏也有開車經過霧降高原,那邊海拔很高,早早已剩下枯枝所以就不多談了。
日光嘛,我想這次來過之後以後應該不會再來了,景色其實真得好美,只是這邊跑景點的味道有點太濃,感覺就是一個地方接一個地方去拍照,大部份景色都是來之前就能預計到的,並不是我喜歡的旅行節奏,相較之下,在東京街拍還要更有趣些。
下篇將是輕井澤的一夜一天之旅,謝謝看到最後,晚安。
你拍的真好 ,近期想入手航拍機,想請教有比較推薦的機型嗎 ,感謝
回覆刪除畫質向Phantom 4 Pro,輕便向Mavic Pro,也就這兩個選擇~
刪除多謝😄
刪除超喜歡這篇的風景!!!看得很盡興,每張都好美呀。
回覆刪除有點好奇你出國時的包包都怎麼配置,或許,可以寫在下一篇的「言之尚早」
回覆刪除好的,這個也有趣,可以寫一寫!
刪除Wilson,現在你大多都帶哪台中片幅出國呢?
回覆刪除最近想入坑中片幅坑了,底片或數位都可以
數位推GFX,基本上只有一個選擇;
刪除底片選擇很多,有預算的話推GF670,相機較新也是十分輕便的67相機,66的話推500cm,645的話推Pentax645,都是很不錯的中幅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