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廠超新星-Sigma 35mm F1.4 DG HSM

好久沒寫器材文,這次要談的是Sigma近年的話題作,35.4。

Sigma.

在大部份135系統中,35mm鏡頭一直都沒有太多選擇,以Canon為例,在Sigma這顆出來前基本上都只能選擇原廠,當然EOS Mount還有ZE35/2和ZE35/1.4這兩顆日蔡,但礙於需要手動對焦和相對較貴的價格,ZE鏡頭一直都是小眾的玩意。

Pipe.

還記得一年前,在Sigma 35.4正式出貨後便隨即在網絡上捲起了一陣熱烈的討論,作為一顆定價差不多比原廠要平一半的鏡頭,大家都沒有預計到它有和原廠一較高低的能力。這一年來看到不少人都入手了這顆鏡頭,而且好評不絕,對原廠35L造成了一定的壓力。

With Love.

熟悉我的朋友也知道我不是35mm這個焦段的擁躉,感覺就是用不順手,所以無論是原廠的35L也好,這顆叫好叫座的副廠鏡也好我都沒有想過要入手。這次用來作淺評的鏡頭是從友人借來的,再次感謝他無私借出鏡頭,請放心,我有很小心很小心很小心地用。

最後在這裡重申,我做的只是主觀又普通的用後感和淺評,一點都不科學,請別見怪,頭盔先戴上。

秋の終わり。

那麼先從銳度說起,現代鏡頭收光圈後其實已經沒有太大的分別,真正決勝負的是全開光圈時的表現。

Camden People.

35.4全開光圈時銳度一點都不失禮,個人覺得比起Sigma 50.4要好一點,f1.4可以很放心地用。

小小。

這次Sigma一改只有中心銳利的傳統,從中心到四周也沒有很大的落差。

Hyde.

以1.4光圈的鏡頭來說,我覺得全開銳度已經算很不錯了,雖然「3D感」和其他銘鏡比起來還是明顯的落差,但考慮到其價格,Sigma這次已經交足了功課。

St.Paul's

在大光圈的幫助下甚至可以手持夜景。

Bedtime.

收到F2後就有絕佳的表現。

Turkish lantern.

然後是散景表現。

For Whom?

就我看來這顆鏡頭的焦外散景算是相當柔順,比起50.4來得更加自然,不過換句話說,就是現代味道比較強。

Sunset.

嘛,散景好壞是很主觀的,大家都有不同合味。

Life drawing.

Innocence.

另外廣角淺景深本身就是很特別的效果,有著和50mm完全不同的氣氛,這點無論散壞好壞也不會改變。

像思念。

然後值得一題都是這次35.4全開光圈的失光比較嚴重,在f1.4時四周有很明顯的暗角。

Drawing.

當然換個角度去想,你也可以把它當做是一種味精,適量的黑角在拍攝小品時其實也滿好看的。

Smoke.

說到抗耀能力,對著強光作逆光拍攝時表現還算可以,不過不失。

Feeder.

作為一顆大光圈鏡頭,全開時有較多的紫邊是無可避免的,現在在LR可以輕鬆地作修正,所以也不算是大問題。

Arai.

然後對於對焦速度我自已是不太滿意,在稍暗的環境下經常有出現對不到焦的情況,不過我想這也和我的萬年5D2有關?

Anniversary.

Hairdresser.

不過普通抓拍已經足夠有餘。

BLIND.

另外用家也不用再擔心移焦的問題,現在Sigma Art系列可以透過電腦讓用家自己修正移焦,雖然看起來會花不少時間,但能夠自已調準絕對是一件好事。

冬泳。

0.3m的最近對焦距離很實用,可以應付大部份生活隨拍,畫質在近拍時也沒有太大的下降。

最後、最後。

我對鏡頭的外觀和質感沒有太大的追求,這次Art系列的鏡頭在兩方面都有一定的改善,不過拿上手還是有一點塑膠感,和原廠有一定的距離。另外值得一題的事這顆鏡頭的Size其實有點大,但這個規格的DSLR鏡頭也不會小到哪就是了。

People.

最後做個小總結。

Me and St.Paul's.

Sigma近年的作風愈來愈進取,不斷地推出CP值極高的鏡頭,而這顆35.4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日元眨值的形勢下,水貨價格也一再創新低,相當吸引。如果你真的需要f1.4的大光圈的話,我想S35.4絕對是不二之選,但如果你不會用到f1.4光圈的話,我想C35f2可能會是更好的選擇,雖然對焦聲音較大,全開畫質以f2來說也不算突出,但比起S35.4要來得輕便得多,更適合輕鬆隨拍。最後,其實拿S35.4和35L是有點不公平的,畢竟35L已經是很年老的鏡頭,據聞Canon明年會將會推出35LII,我們就拭目以待好了。


留言

張貼留言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