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緣身在最高層﹣The Shard


最後還是沒有等到好天氣就急不及待的上去了。

The Shard.

在London Eye上往東望,中間高矗入雲的就是倫敦全新的地標,The Shard。

由於The Shard的建築材料有95%都是來自其他被拆掉的建築,所以才被取名為碎片大廈。The Shard位於英國倫敦的倫敦橋站西南側,爲歐盟最高建築物,歐洲第二高建築物,僅次于目前在建的、338米高的莫斯科「水星之城」大廈。大廈爲綜合體規劃,1層至30層爲辦公樓使用,31層至35層規劃引進各式餐廳進駐,36層至67層爲香格裏拉酒店,68層至72層則是「碎片大廈觀景層」,在這裏可以享受到全新的極致觀景體驗。另外它還有10套豪宅打算出售,每套價格爲5000萬英鎊。

Shard on the floor.

由規畫到落成,The Shard歷經了十二年才完工,耗資十五億英鎊,是倫敦近年最大規模的工程之一。大廈的開發計劃曾一度受到地方政府以及文化﹑建築遺產保護機構的反對,不少英國人都對這座摩天大樓感到抗拒,認為它有嚴重破壞到倫敦的景觀,不過經過政府的調查後最後還是得以通過。另外,生不逢時的它,在現時英國千瘡百孔的經濟環境下,單位的銷情好像不太理想。

而對我來說,The Shard最有價值的,是其在頂層設置的觀景台﹣The View。

The Shard.

The View已在今年的二月一號開放,站在尖塔頂上的360度觀景台,可以俯瞰全市景觀。另外觀景台還分為室內及室外兩部分,據報導說,把頂層作露天設計的原因是想讓觀光者感受一下在300米高空上的環境,算是一個滿貼心的設計。

原本我是打算等到天氣好的日子才去的,不過最後還是等不及的在烏雲密怖的一天上去。由於The View才開了一星期,就算是平日也有不少遊客和當地人專程去朝聖,如果即時買票的話,四點以後上去的門票都不太能買到。因為分流的關係,雖然在觀景台逗留的時間是無限的,但The Shard的門票都有指定搭乘升降機的時間,所以最近還是在網上預訂門票比較安全。另外門票的價格是25鎊,絕對不便宜。

在坐升降機前有Bag Check,我被告知The View上禁止三角腳的事情,那時我當場就呆掉,這應該是我到過第一個不淮用Tripod的觀景台,在上頭拍夜景的計劃當場就泡湯了。

畢竟這裡的定位是攝影部落格,我們還是來看照片好了。

St. Paul.

卓立雞群的St. Paul大教堂。

Puzzle.

就像迷宮一樣。

Tower Hill.

Tower Hill,可能是唯一一個到現在都還沒去的景點。

City of London.

倫敦第一個金融區,The City。The Shard看來比起那裡的建築都要高得多。

Canary Wharf.

遠處的是倫敦第二金融區Canary Wharf。

邂逅。

只是擦身而過。

Urban Square.

在The Shard下面的是頗大的Tower Hill火車+地鐵站。

National Rail.

老實說陰天的景色沒有什麼看頭,灰濛濛的,真正的重頭戲只有入黑前的Blue Moment。

The Other SIde.

拍過日景後距離入黑還有一個多小時,還好The View上設有免費WIFI,可過達哥Replay後外面已經慢慢變藍。

Aged.

隨著天色轉暗,The View上的人流也慢慢變多。

Westminster at Dusk.

大笨鐘、London Eye 一帶。

St. Paul at Dusk.

陰天的Magic Moment特別藍,別有一番韻味。

BT Tower at Dusk.

BT Tower。

Blue.

我自己好喜歡這種色調,很有「城市」的感覺。

London Blue.

「某日茫然回家去忘了我有幾歲」,手機隨機播放到羅力威的這首「從未忘記」,編曲的感覺與眼前景色不謀而合。

一角。

城市的一角。

Teeny us.

一條街。

城市。

兩條街。

Unilever House.

好久沒有玩這種偽移軸的效果,現在CS6已經有tilt-shift濾鏡,用起來比以前方便多了。

Canary Wharf at dusk.

隨著天空愈來愈暗,5D2的ISO也要慢慢的推高。

The Gherkin.

The Gherkin,在City of London裡我最喜歡的建築,這時候已經把ISO推到1000,快門只有1/8,需要屏息靜氣才能勉強拍到銳利的作品。

Tower 42.

挑戰極限,可惡的The Shard,竟然不讓人用腳架。

倫敦夜。

到天色再暗的時候5D2和小小白已經不能再用,還好有帶上GXR和Summilux。ASPC上的50mm得到較tele的視覺,lux在全開光圈情況下也有極佳的表現,第一次用GXR拍夜景,表現出乎意料的好,自動白平衡的色調意外的順眼。

Urban Fragment.

橙色的街燈,藍色的天空,絕美的組合。

City Light.

城市。

Westminster.

藍眼睛。

South London.

入黑後GXR和lux也無能為力了,在The View上看著倫敦夜景,發了一會呆就打道回府。

Bokeh.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出自王安石的【登飛來峰】。這是他較年青時的作品,那時候的他很有抱負,氣概不凡,可惜之後的變法還是以失敗告終。站在倫敦之巔,我沒有王安石的胸襟,也沒有他的大志。看著小得像模型般的城市,我只能感到自身的渺小,這世界沒有圍著誰而轉,太認真你就輸了。「神馬都是浮雲」,希望自己也能早日以這種嬉笑的態度去看破紅塵。

作為攝影愛好者,我自己是相當樂於看到The Shard的落成和開放的。能夠從高處鳥瞰倫敦古城的景觀,是很特別的體驗,期待下次在萬里晴空的日子再上去拍攝截然不同的景色。



留言

  1. 夜景很美,拍照令你在這邊的生活變得有意思。

    回覆刪除
  2. 太美了,美到不可思議,這跟電影裡面看到的幾乎一樣
    讓我動了想換更好的相機手機的念頭
    不好意思,我知道這一定是單眼拍的
    旅行馬!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Instagram